基于专业班导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探讨
一、引言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为主题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两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指导的方针、政策,各个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宗旨还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的根本途径。
作为班导师的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班,在2019 年的考研中,全班37 个人,报考29 人,研究生上线18 人,全班达到48.6%的考研率,且全部考了高等数学二;到2020 年,全班共有24人考取研究生。这是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史以来最好的考研成绩,也打破了近几年高数二难考这道“坎”。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化工学科是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学科,这类型的人才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1,2]。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大学阶段应做好专业指导,掌握专业学习正确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二、专业认识度引导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给当前普通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进入2000 年后,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素质教育明确写入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育等培养方式,尤其是实践学时的增加,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可避免的减少了专业课程授课学时的减少。培养方案的调整,不仅提高了授课要求,同时对于变换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与学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被动的主体学生学的好与不好的差距恰好是自主性的差距。大学之所谓大学,是广而学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知识在网络上都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但对于工科极强的专业,线下教学的综合知识串联是必不可少环节。而教学内容传授接受体如何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培养出自己独有的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节。
(一)全面了解专业具体课程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详细的说明,是“面”,了解大学四年所有的课程,有利于刚入学的新生建立初步的专业整体观念,有助于他们系统理解专业课程设置的逻辑关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从课程属性分为理论必修、理论限选必修、专业限选、实践必修四个模块,在军训后正式上课前,对这四个模块、进行讲解,让他们明确在大学四年里每个学期的具体课程、课时,及与理论课程共同进行的实验、实践。
对于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课程、学时分布的讲解,有利于刚刚成为大学生的他们形成全面意识,并能从课程、学时分布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让他们从大一开始就明确掌握各个学期的学时对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必须为他们指出,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之前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课程数增加,每门课的要求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课程学习要求。例如,专业基础课“化工热力学”的学时从80个学时减到目前的48 学时,学时减少,课程内容相应的调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形成自我特有的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丰富多彩大学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结构比例的解读
进入大学专业学习,课程数量可达几十科,不同课程间的关联并不明确,有的人从大学毕业后也不清楚为什么学那门课程,一些学生毕业也不清楚学过的课程是什么类别,是什么样属性的课程,没有轻重点和针对性。
对归属不同课程的解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用,让他们了解一共有多少课程平台,每一课程平台的学时要求及主要课程,规划时间从四年大学整体出发,制定的学习计划是全面的。
在全面了解专业整体课程数的基础上,让他们了解课程属性不同的平台,使他们形成清晰主观认识。并为他们直接指出每个平台的课程是培养自身不同的素质,比如人文社科平台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的舆情等。他们了解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等不同的平台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他们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层次清楚、关系明确的学科整体课程体系。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形成有目标的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根据培养方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毕业需要至少修满179 学分,必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83.5%,从课程比例可知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以必修课程为主。这也说明在大学阶段必须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程,才能顺利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