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后来呢后来怎么了赏析

 

一、走进故事里

(一)有内在联结的封面与封底

本书封面、封底展开时:前后画面独立,因有内在联结,并不显分散。封面上部是环状图,其中主图是孙子在偷看爷爷写笔记,爷孙俩的动作、表情充满趣味与对比,令人不由对爷爷的笔记本心生好奇。封面下部是4 幅爷孙一起的日常画面,平淡真实,极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封底最引人的是《爷爷大电影海报2》——海报1 本就是个期待实现的愿望,而海报2 的出现与书中内容形成了隐秘关联。

(二)遥相呼应的前、后环衬

前环衬以12 幅爷爷写笔记的情景图表现他的真实情绪:欢笑、哭泣、愤怒、无聊……,这些感同身受的情绪会令读者在心理上更亲近主人公;仔细看,还会发现爷爷是个左撇子,难怪他的奇思妙想那么多。

后环衬上是12 幅孙子的生活情景图,生动活泼的小男孩形象通过这些场景跃然纸上,看到这些精彩画面,小朋友会欢呼:他和我好像!

(三)故事的开端:扉页

好绘本细节贯穿每幅画面,扉页画面极简:房中一张床,床垫下露出笔记本一角。作者构思巧妙,用颜色的变化突出了细节,这一角蓝色是引子,引出了后来的故事。

(四)不一样的故事

爷爷去世了,家人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他留下的笔记本,封面写着“死后会怎么样”,好稀奇的笔记本!写了什么?读者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翻页,想弄个明白。

在本子里爷爷列了“后来的计划”、“去天堂的装备”、做了“下辈子变成什么的计划”、他“希望有这样的神灵“、也幻想“天堂是这样的地方”、还明确“做坏事的家伙一定会下地狱”,有对家人的祈求“请把我的墓建成这样”、“请帮我做这样的纪念品”、他还希望有“守护家人的方法”……爷爷的记述让小男孩兴奋、期待,但他也想到:或许爷爷很孤独,非常害怕去世,才写下这本笔记,他写下那么多开心的事,是为了让自己不害怕死!至此,故事里的欢乐戛然而止,画面变成了忧郁的蓝调。

这并不是个悲伤的故事,它有力量、可令人心情翻转:小男孩很快从伤感中振作起来,理智分析爷爷对待死亡的态度。在与爸爸的交流中,他俩认可:人总有一天会死,但我们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临,提前想想自己死后想变成什么,希望大家帮忙做些什么,和别人聊一聊这些想法,或者记在笔记本上,是件好事。故事结束时,小男孩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

二、独特的美术语言

(一)简洁的风格与造型

作者喜欢用简笔画表现画面,画面中人与物的许多细节被去掉了,效果并不单薄——线条经过锤炼加工,反而让人觉得画面清爽、纯粹,似乎生活本就该如此简单。人、物造型简洁,作者深味“少即是多”,在造型上做减法,以表情、动作精准地传情达意。线条虽少,却让人觉得那寥寥数笔满含趣味。

(二)构图变化带来节奏感

书中想象丰富,内容众多,需一一展陈,在构图上多用散点构图。特殊页面,构图加以变化,如:表现爷爷惧怕死亡的页面时,采用焦点透视,为突出爷爷的孤独,以主体形象着色、背景留白的手法做色彩对比,全书画面统一中有变化,画面间存在了节奏感。

(三)淡雅色彩蕴细节

本书色彩素雅恬淡,故事温和,述说死亡却少有伤感。书中多有以色彩表现的细节,如扉页里的红苹果,那红是书中亮色——在爷爷的愿望清单里,希望变成苹果守护家人,红苹果是希望与爱的象征;全书唯一的蓝调跨页图里,只有爷爷形象是白色,以色差突出爷爷的孤独无助,画面效果震撼。

三、带来的思考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绘本阅读因简单、易操作,是易为家长接受的亲子活动。可绘本怎么读才能触发孩子幼小、美好的心灵?很多家长是茫然的。松居直先生似可答疑:父母,可以把绘本中呈现的最美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声音表述出来,表述得越喜悦、越快乐、越美,读绘本时的体验就越能长久地留在孩子的生命里,经久地向其述说,这才是为孩子读绘本的真谛。

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如何正确看待它,无疑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本书作者曾说过:一个宽容的世界,一个丰富的世界,就是不管什么话题都能用一种“高级的幽默”诙谐、轻松地去谈论。他以《后来呢后来怎么了?》践行,用奇思妙想打开了我们对死亡的认知边界。在这个故事中,画与话交相辉映,乐观、幽默的力量满溢出来。借助这有利媒介,通过亲子共读,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正视死亡:既然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然归宿,何必惧怕?何不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珍惜当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