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浅谈瓷上花鸟画之立意从中国画画的是思想说起

 

中国画,画的是思想。

画思想,使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写意(画中有思想)。中国画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鸟。人物画产生最早,旨在“教化”人类,引导人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山水画借景抒怀,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抱负;花鸟画以物寓意,给人以思想启迪和情感联想。

画思想,使中国画家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唐代张彦远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宋代仲仁有“画梅有诀,立意为先”;明代王履有“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清代方薰有“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

画思想,引领我对中国画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本文仅从花鸟画的角度切入,谈谈我对花鸟画之立意的个人见解和感悟。

一、写意,使中国画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几首题画诗——

宋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元代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画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为什么我不以画为例进行剖析,而要列举先辈的题画诗要解析呢?其一,梅、兰、竹、菊在中国人眼里有着崇高的精神品格,尊其为“四君子”,并常常借之表达自己的情志,引导世人培养优秀的精神品格,画者以“四君子”入画,目的也是如此。本节不析画技,只析画意。其二,画意未尽,以跋发之,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题画诗是透过画面读懂画之本质和了解画外之人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些题画诗曾经帮助我在研读先辈画作时,准确地捕捉到了画面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真切体会到了先辈为何要选择这些物象入画的作画意图——郑思肖画菊,只为表达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王冤画梅,只为表达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郑板桥画竹和兰,只为表达不畏挫败的坚强意志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骨质瓷双层杯《相依》规格 9.9×7.6cm

二、立意为先,可以明确主题、定位画品、引导用笔。

1、上述列举的先辈专以梅、兰、竹、菊入画表达思想的实例告诉我们,作画先立意,主题就会非常明确,明确的主题会指引我们挖掘到最贴切的素材。

2、立意为先对画品的影响,方薰之教导——“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阐述得非常明了。

3、对于立意与用笔的关系,王履有“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张彦远有“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郑绩有“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遽然下笔,则胸无主宰,手心相错,断无足取。夫意者,笔之意也,先立其意而后落笔,所谓意在笔先也”的谆谆教导。

大梅瓶《太平繁华》规格 49×26cm

立意为先,对明确主题、定位画品、引导用笔的益处,我还想以例举证:

例1、王冕(号煮石山农)的梅画。

清代朱方蔼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王冕的梅花之所以别开生面,是因为王冕画梅,为的是借梅花不争春、不要人夸、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品格自喻,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和人生态度。

我们一起来欣赏王冕题有诗跋“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图卷》。此画横幅,枝疏花茂,“〉”型构图。梅枝从画幅的右边沿中端向画里伸展,枝头的梅花,疏密有致,正、侧、偃、仰各呈其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瓣盛开,有的残英点点。诗跋题于“〉”型构图的两枝叉口。画幅中留有大量的留白。

这幅画给我的感受是:画中之梅呈现了灿烂的精神面貌,画中之诗表述了崇高的精神世界,大量的留白营造出了博大的胸怀。

例2、郑板桥的竹画。

郑板桥一生只画竹、石、兰,作画只为画自己,喻自己,他曾将自己与竹、石、兰并称为四美:“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四美也。”我们很清楚,其美在喻自己的品格。

上一篇: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